I、 为什么铬层的亮度差,容易燃烧?
可能的原因 |
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|
(1) 铬酸含量过低 |
详见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2(9) |
(2) 硫酸含量过低 |
详见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2(9) |
(3) 三价铬含量过高 |
详见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2(10) |
(4) 三价铬含量过低 |
详见故障现象原因分析2(10) 晶体管处理方法1:大面积阴极电解法。见新镀铬液中cr3生产方法中故障现象2(10)的原因分析① 治疗nt方法2:还原剂法。详见故障现象原因2(10) 新型镀铬液中cr3的生成方法② |
(5) 外来金属杂质过多 |
详见故障现象2(11)、2(12)原因分析及处理 |
(6) 温度太低了 |
详见故障现象原因分析L(5) 处理方法:将浴温提高到标准值,合理设置阴极电流密度 |
(7) 阴极电流密度过高 |
详见故障现象原因分析L(5) 治疗方法: 1.准确测量电镀工件的面积,合理设置电流值,严格控制镀液温度至标准值; 2.必要时应采取阴极保护措施 |
(8) 阳极导电性差 |
详见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2(7) |
(9) 镀液中有少量的NO3杂质 |
详见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2(13) |
可能的原因 |
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|
II、 铬层有明显裂纹;
可能的原因 |
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|
(1) 温度太低,阴极电流密度太高 |
详见故障现象原因分析L(5) 处理方法:将浴温升至标准值,合理设置电流值 |
(2) 铬酸含量过低或硫酸含量过高 |
详见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2(10) |
(3) 氯离子含量过高 |
详见故障现象1(9)原因分析及处理 |
(4) 底部镍的应力太大 |
原因之一:镀镍液中氯离子过多 治疗方法: 分析并调整浴成分至标准值; 稀释镀液,并将其他成分调整至标准值 详细讨论请参考第4章故障现象3(6)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原因分析二:镀镍液中二次光亮剂过多。详见第4章故障现象6中故障现象1(4)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原因分析3:镀镍液中铁杂质过多。见第四章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1(6) 原因分析4:镀镍液中有机杂质过多。详见第4章故障现象I(3)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|
(5) 铬涂层太厚 |
处理方法:缩短电镀时间,减少铬层厚度 |
III、 镀铬层脱落;
可能的原因 |
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|
(1) 底部镍钝化 |
详见第四章故障现象14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|
(2) 镀铬过程中电源故障 |
详见故障现象L(8)和故障现象6(5)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|
(3) 阴极电流密度过高 |
详见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及处理3(7) |
(4) 镀镍层表面被污垢污染 |
镍层抛光后,镀镍或除铬后的工件直接镀铬。如果铬层没有被干净地去除,活化不良,或者抛光工件被抛光膏污染,在进入镀铬浴之前没有完成清洁,以确保镍层的表面清洁和活化,镀铬层就会脱落 处理方法:加强镀铬前的预处理,确保工件清洁,镍层充分活化 |
(5) 镀铬层硬度太大 |
处理方法:合理设置工艺参数,选择硬度稍低的镀铬工艺 |
可能的原因 |
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|
(1) 底部镍钝化 |
详见第四章故障现象14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|
IV、 镀铬工件产生衣架阴影;
可能的原因 |
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|
(1) 酸洗铜层造成的悬挂夹具阴影 |
详见第三章故障现象3和故障现象20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|
(2) 镀镍板产生吊架阴影 |
详见第三章故障现象13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|
(3) 钩子的接触点太厚 |
详见故障现象原因分析6(1)和(2)中关于吊架的讨论 处理方法:合理设计和规范吊架的使用,加强吊架的维护 |
Post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