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色氧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表面处理方法。其原理是在金属表面产生氧化膜,隔绝空气,达到防锈的目的。当外观要求不高时,可以使用发黑处理。钢制零件的表面发黑处理也称为蓝色。黑色氧化处理,因为它可以消除反射,是指军用工具中常用的一种表面涂层处理方法。
为了提高钢制零件的防锈能力,使用强氧化剂将钢制零件表面氧化成致密光滑的氧化铁。这层薄薄的Fe3O4可以有效地保护钢内部免受氧化。在高温(约550°C)下氧化的氧化铁呈天蓝色,因此被称为发蓝处理。在低温(约350°C)下形成的氧化铁呈深黑色,因此被称为黑化处理。在武器制造中,蓝色处理是常用的;在工业生产中,通常使用黑色处理。
能否氧化钢表面致密光滑的氧化铁,关键在于选择强氧化剂。强氧化剂由氢氧化钠、亚硝酸钠和磷酸三钠组成。当它是蓝色时,用它们的熔融液体处理钢制零件;当它变黑时,用它们的水溶液处理钢制零件。
工艺流程
黑色氧化处理操作流程:
工件夹紧→ 脱脂→ 清洁→ 腌制→ 清洁→ 氧化→ 清洁→ 皂化→ 热水沸腾→ 检查。
(1) 工件夹紧: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,应设计特殊的夹具或吊具。目的是在工件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,工件之间不能相互接触,这样每个工件都可以完全浸入氧化液中进行氧化。
(2) 脱脂:目的是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渍。加工后(蓝色和黑色是最后一道工序),工件表面不可避免地不会留下油渍。在使用防锈油作为工序之间的防锈剂时尤其如此。任何油渍都会严重影响氧化铁的形成,因此在变蓝变黑之前必须将其清除。
浴缸的正常颜色是白色。如果浴液呈红色或棕色,则表示亚硝酸钠的浓度过大,应及时调整浴液的成分。如果溶液呈绿色,则表示铁离子浓度过高,应及时更新溶液。
将脱脂溶液加热至80~90℃,然后浸入工件。浸泡时间约30min。如果油量很大,必须延长脱脂时间,以彻底脱脂为准。
(3) 酸洗:酸洗的目的是去除工件表面的铁锈。因为铁锈和锈斑会阻碍致密氧化铁层的形成。即使工件没有生锈,也应该进行酸洗,因为它会进一步去除油渍,酸洗会增加工件表面分子的活化能,这有利于下一道工序的氧化,并能产生更厚的氧化铁层。
酸洗溶液一般为10~15%的硫酸溶液,温度为70~80℃,将工件浸入硫酸溶液中约30分钟,轻度生锈的钢制零件可以浸入20分钟。如果锈蚀严重,则需要将其浸入水中。浸泡40分钟以上。
(4) 氧化:氧化是发蓝和变黑的主要过程。氧化铁薄膜是否致密、光滑、足够厚取决于氧化阶段。
发蓝的工艺温度为550°C。黑化工艺温度为130~145℃。浸泡时间为50至80分钟。高碳含量的高碳钢具有更快的氧化速率,浸泡时间可以更短。低碳含量的低碳钢氧化速率慢,需要更长的浸泡时间。合金钢,特别是高合金钢,在工件表面有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,对碱性溶液有很强的抵抗力,不易形成Fe3O4,因此浸泡时间需要更长。表2列出了钢被氧化(变黑)时溶液的温度和浸泡时间。
(5) 皂化:所谓的皂化是在一定温度下用肥皂水溶液浸泡工件。目的是形成一层硬脂酸铁薄膜,以提高工件的耐腐蚀性。皂化溶液的常用浓度为30-50g(皂)/L。将皂化溶液加热至80-100°C,将氧化后的工件浸泡在皂化溶液中约10分钟。
(6) 检查:氧化完成后,应检查工件上的Fe3O4薄膜是否合格。检验方法为:随机取三件工件,在浓度为2%的硫酸铜溶液中浸泡20秒,不发黑为合格。如果三个工件中有多个不合格,则整个开槽工件被视为不合格,需要再次氧化以加深氧化铁的厚度。
Post a reply